2020年5月18日


《切尔诺贝利》中的苏联粗野主义建筑,是社会理想实践的缩影

切尔诺贝利

及其背后特定的建筑设计,

映射了崇高荣耀的社会理想

所铸造的时代性。



午夜的一声巨响,实验员、工程师、官员们,所有人都始料未及,没人相信核电站的反应堆已经爆炸。委员会成员们不愿相信危机的严重性,科学家仍然坚持勇敢地讲真话并预估及承认反应堆将出现的辐射水平的峰值。

这是来自 HBO 电视剧集《切尔诺贝利》中的剧情,也是1986年4月26日真实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事件。

释放的辐射性尘埃覆盖了周边大面积区域,事故中释放的高能辐射剂量影响到大约 60 万人口,超过 33 万名的居民被迫撤离。在它发生后的三十多年中,它持续影响着周边地区的生存与自然环境。这是历史上最严峻的一次核电事故。


▲ 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原址为阻止辐射污染而建设的封闭“石棺”


对危机的不力反应加剧了这场悲剧带来的后果,这场灾难几近摧毁了周边地区,并且,它加速了苏联的崩析。


危机或许已经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淡去,再探讨苏联处理危机的机密性已无济于事。但这一时代性事件在当下所能引起的共鸣是,必须相信灾难的真实规模及其波及程度。为了权宜之计而拒绝了现实,为灾难附加政治因素,无论是科学上的还是道德上的,都只会导致悲剧。这就是为什么诸如“切尔诺贝利”这样的事件如此重要的原因。


除了探索了这一时代性事件对当下显得尤为重要的深远意义,《切尔诺贝利》所展现的苏联冷峻又恢宏的“粗野派”建筑群貌投射向了极具时代性的社会理想极其实践的缩影。 这一期我们透过这些特定时期苏联“粗野主义”建筑来了解这其中与其国家建构、社会理想之间的密切联系。



01

生产与效用崇拜

社会住房与公共事业项目建筑


电视剧集《切尔诺贝利》中展示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时期普里皮亚季镇 (Pripyat) 中作为集体住宅的“粗野派”混凝土建筑群。


普里皮亚季 (Pripyat) 镇是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服务的主要城市,它与核电站同步建设的,以为切尔诺贝利的工人和他们的家庭提供住所及生活场所。


普里皮亚季建有超过 13000 套公寓、近 100 所学校,还有一所医院,以及苏联城市规划中必要的中央行政的地方机构。


“粗野主义” (Brutalist architecture) 是属于现代建筑的大类,由功能主义发展而来,形式与风格主要通过沉重及具有粗野感的钢筋混凝土来实现。


建筑师史密森夫妇 (Alison and Peter Smithson) 研究称“粗野派”的诞生是受 20 世纪初期盛行的艺术风格的直接影响,其中包括法国的立体派、意大利的未来派以及俄罗斯的建构主义,其中 1930 年代在俄罗斯出现并成为潮流的建构主义建筑风格也被认为是“苏联先锋派”。

▲ 俄罗斯建构主义的代表作塔特林塔 (Tatlin's Tower),虽然从未被真正建造,但影响了无数“粗野派”建筑作品的设计。


建构主义坚定地认可“效用”的核心角色并注重生产。苏联的“粗野派”建筑在那时被用作于传达这些价值的创新媒介。

▲ 位于莫斯科的鲁萨科夫工人俱乐部(Rusakov Workers Club)是建构主义建筑的一个典型例子。由 Konstantin Melnikov 设计。


▲ 位于莫斯科的祖耶夫工人俱乐部(Zuyev Workers Club)是建构主义建筑的杰出作品之一。它由 Ilya Golosov 在 1927年设计,并于 1929 年完工。


隐藏在苏联“粗野派”建筑中的效益主义与建筑的社会价值是苏联功能性建筑作品背后的主要推动力。


它们也许降低了个人主体的重要性和居住舒适感,但以换取可负担的和效益最大化的集体空间。

▲ 电视剧集《切尔诺贝利》中展现的普里皮亚季的社会住房


极大推动了“粗野主义”的发展的瑞士-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所设计并于1952年完工的马赛公寓 (Unité d'Habitation in Marseille),是作为工人阶级的住房而设计,为其未来的“粗野派“建筑设计奠定了框架。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用以配合模块化公寓,庞大的公寓楼可容纳多达1600人,几乎没有装饰元素。


但苏联“粗野派”风格的工业化社会住房在规模上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大。从1950年代开始,几乎所有房屋(到1991年占苏联全部的75%)都是由工业生产的混凝土板建造而成。


但实际上,电视剧集《切尔诺贝利》的取景地并非在乌克兰,而是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 Fabijoniškės。Fabijoniškės 地区的建造始于1986年,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的同一年。这里的建筑类似于普里皮亚季。

▲ 《切尔诺贝利》在 Fabijoniškės 的取景


Fabijoniškės 的主要标志正是这些住宅小区中“粗野主义”风格的灰绿色的15至18层的住宅楼。


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周围,这片区域的建筑是相对没有被改变过的,不会被现代建筑“破坏”,在这里还可以看到苏维埃“粗野主义”的影子,仍保留着一些苏维埃时代的“粗野主义”风格而设计建造的为公共事业服务的大楼。

▲ 维尔纽斯的室内体育馆


▲ 过去作为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通信部大楼,现为立陶宛共和国卫生部大楼。


在立陶宛的苏维埃时期,许多“粗野主义”风格的住宅楼小区也都建在 Fabijoniškės 地区附近。小区 (Micro-district) 原是苏联设计的一种社会住房建筑群规划区,今天的俄罗斯以及一些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依然沿用了这一概念,中国也在1957年引入了“小区”这一规划理念。


而时至今日,维尔纽斯仍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这些地区。这是他们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联当局对建筑的把控多出自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的应用,先保障建筑用途的充分体现,其次才是考虑美学的展现。

▲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时期在基辅被建造的招待所


“粗野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国家重建阶段以“战后建筑”特别是工业化住房的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由于国家经济压力和住房危机,在许多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粗野派”建筑的大批出现并不是出于美学,而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重建国家的需求。“粗野派”建筑风格从此在苏联蓬勃发展。

▲ 格鲁吉亚的苏维埃时代“粗野派”建筑,分别是礼堂和图书馆


那时苏联遭受了巨大的艰辛,由于没有足够的可支配资源,因此而决定使用现代建筑技术。


“粗野主义”混凝土建筑的优点主要体现在经久耐用、价格适中、预制混凝土面板的可批量生产性可实现快速且经济的施工,因此混凝土成为了理想之选。

▲ 加里宁格勒住宅 (The House Of Soviets)


并且,由于那时苏联发生的剧烈的政治局面变化,政府希望与过去决裂,并迅速重建以重新确立其权威。


而混凝土具有代表压倒性气质的可能性,这又提供了独特的创作优势。这些建筑是混凝土的高耸结构,气势恢宏,它是坚不可摧的,但又有着时间的印记。苏联“粗野主义”建筑设计的方法论和意图都体现了“建设新事物”的精神。

▲ 耸立在 Karoliniškės 的维尔纽斯电视塔正是苏联“粗野主义”开始疯狂生长的地方。



02

社会理想

作为符号象征的先锋建筑


共产主义经济体下的建筑师的职业生涯难以作为艺术家实现个人设计愿景,但国家为了为“理想的”社会形态寻找合适的建筑语言,而以政治愿景出发所建造的大批用于公共项目或表征意识形态理想的建筑物,却是构成在苏联蓬勃发展的“先锋派”的一部分。

▲ 乌克兰基辅的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建筑是作为社会象征性符号信息提供者。苏联“粗野主义”的建筑语境中充满了象征意义和意识形态的交流,并且,掌权者作为话语者对建筑有着绝对中心的文本阐释权。


建筑成为了标志符号,正如那些表征着促进统一的大雕像与纪念碑,描绘着政治权利上的卓越以及社会团结的象征性。

▲ 柯尔敦与班吉亚人民起义纪念碑 (The Petrova Gora monument),克罗地亚前南斯拉夫时期最著名的人民起义纪念碑之一,被视为是共产主义荣耀的象征。


▲ 保加利亚共产主义政权为纪念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党(保加利亚共产党的前身)而建设的飞碟纪念碑 (Buzludzha Monument)


重建国家和社会形态,这样的双重目标刺激下的苏联的社会建构为之后的“粗野主义”建筑在苏联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会理想作为苏联建筑的基础极大地影响了苏联的“粗野派”建筑设计。


它们同一性的模块化空间是意识形态的,它体现了:


苏联国家社会对标准化社会秩序的渴望;

对文化凝聚力的展现欲望;

共享价值的体现及对所有人而言公平的生活质量。


从巨大的市政厅到雄伟的大学图书馆,在政府的意志下,粗野派建筑总是被用以履行重要的“公民职能”,如住房、教育、卫生项目、国防等公共项目建设,并且这些建筑都呈现出先锋的风格。如圣彼得堡国家机器科学中心、格鲁吉亚公路管理局等等。

▲ 位于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国家机器人科技控制中心科学中心


▲ 格鲁吉亚公路管理局,由建筑师 George Chakhava 和 Zurab Jalaghania 为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设计。


▲ 位于克里米亚的德鲁日巴疗养院,由建筑师 Igor Vasilevsky 设计,顺应了苏联最大化公共空间的建筑趋势。


许多苏联时期的“粗野派”建筑伴随着 1990 年代政权的解体而置身荒野永久被尘封,但那些被真实自然呈现的建筑材料状态永远记载住了从乌托邦推向现实的社会理想实践。对于“粗野主义”的新鉴赏,也许在这个混乱的真实世界中,“坚固性”和“持久性”会显得格外吸引人。



全文链接



策划:Tyra

撰文、设计:Ehoh

图片来源:Behind Closed Doors Urbex、KAMI、Architectural Review